您好,欢迎莅临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酷驴网官网,我们全程会以最好的服务态度,和责任心,真诚为您服务,更有惊喜特价产品不断放送,敬请期待!! 登录|注册

首页>景区攻略手册>四川主要景点介绍>峨眉山传统十大景点(二)

相关线路推荐

百宝箱

峨眉山传统十大景点(二)

更新日期:2021/3/5 人气:
峨眉山传统十大景点(二)介绍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

介绍
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坪霁雪 返回顶部

 

大坪霁雪为峨眉山十胜景之一。大坪,位于峨眉山的中部,危耸于黑白二水之间,一峰突起,每年秋末,金顶开始飘雪,立冬一过,大坪已是雪花满山飞舞,纷纷扬扬,一株株挺立的常绿乔木,如琼枝玉叶,白塔凌空。

大坪左与华严顶、长老坪、息心所、观心坡诸山,比肩相望;右有天池、宝掌、玉女、呼应诸峰,四绕回环;牛心顶鼎峙于前;九老洞屏临于后,海拔1450米。山势险峻,孤峰脊岭,仅东北两侧各有一陡坡上下,东面蛇倒退险,北面猴子坡高,悬崖绝壁,行者如走在刀背之上,罕见人迹。峰顶平坦,林木蓊郁,云霞幻变。相传大坪有五奇:“猴回娘家”、“蛇不咬人”、“黑虎巡更”、“乌鸦请客”、“仙姑弹琴”(弹琴蛙)。而自然风光还有一奇,即“大坪霁雪”,为峨眉山十景之胜。

严冬时,峨眉山处处雪树冰花,全山宛似银色世界。明代四川嘉定诗人蔡祯的《三峨雪霁》云:“三峨天下壮,秀色接青?。绝?千秋雪,危峰百仞银。日临观宝气,云敛见仙人,中有蓬莱客,丹砂远俗尘。”吴祖光在《雾里峨眉》一文中评说:“雪景最大特点是白雪压在绿枝上。在别的地方的冬天,雪下只有枯萎了的枝条”。经过一冬雪花的浓妆淡抹,大坪和周围的群峰,变成洁白的一片净土。赵循伯的《峨眉山》一书描述大坪冬景说:“冬季晴雪初霁,杉条掩盖,咸如瑶树琪花。仰视则九岭冈如屏风九叠,横遮天半;俯眺青莲、白云、宝掌、天池诸峰,玉琢银妆,弥望一白,备极幽峭精绝之胜。晴雪初霁,仁立在大坪以上高海拔的山峰上,鸟瞰大坪是另一番“幽峭精绝”的冬景。大坪和环绕四周的群峰,组合成一朵庞大的雪莲花:大坪如同花芯,丛丛参天古树活象花蕊,周围的峰峦宛似一裂裂花瓣。这朵洁白的雪莲花,正展瓣吐蕊,盛开在峨眉山的腹部,盛开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冬阳下,白中泛红,温润晶莹,冷艳妖娆。倘若在后山的霁雪亭,倚阑静观,举目回望,游者如同身处于雪莲花之,飘然有羽化成仙之感。”大坪霁雪“,凝聚着峨眉雪的形色美。宋代诗人白约在其《游峨杂咏》中叹曰:“岩静长留雪,山寒故放花。”

 
洪椿晓雨 返回顶部

 

以清幽静雅取胜的洪椿坪,坐落在中山群峰环抱之中。坪上,云雾丰盛,古木葱茏,山鸟长吟,涛声殷殷。清代年间,释永宣朝拜到此,以《洪椿坪》为题写道:“穿萝觅径入椿坪,楼殿层层鹤篆清。因共雨花看贝叶,漫随山色听溪声。”
洪椿坪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千佛禅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树而得名。寺中一联中说:“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典出自《庄子?逍遥游》。是以“大椿”来比喻洪椿树的古老和寺庙的历史悠久。春夏雨后初霁的早晨,山野空气格外清新,微带凉意;寺宇庭院一尘不染,整洁雅致。

此时,山林中,石坪上,庭院里,落起霏霏“晓雨”。这“晓雨”,似雨非雨,如雾非雾,空空??,楼阁、殿字、花木,山石、游人、影壁和壁上“洪椿晓雨”四个大字,以及庭院右侧的林森小院,一切都似飘忽在迷茫的境界中,呈现出一种虚无缥缈的朦胧美。游者或倚立庭院,或漫步寺外,仿佛周身被“晓雨”润湿,但抚摸衣装,丝毫没有被雨水浸湿的痕迹,却顿感清凉和舒适。
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康熙皇帝御赐“忘尘虑”匾额、“锡飞常近 鹤,杯度不惊鸥”联;乾隆乙丑(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题赠“洗钵泉和暖,焚香晓更清”联;民国28年(1939年)7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洪椿坪避暑期间,题赠“护国佑民” 、“大雄宝殿”匾额和“洪椿坪”寺额,至今仍存。

第一重大殿的门楣两侧,为清末四川什邡名士冯庆樾撰的“双百字联”(全文见峨眉山志《艺文》篇),其中“晓雨润玉,夕阳灿金,晴烟铺锦,夜月舒练”数句,描述的即是“洪椿晓雨”等洪椿坪诸景色。

寺外山崖上的两株洪椿古树,一株仅存下段,枯而不朽,常被人视为“神树”;一株漂浮在“晓雨”的空朦里,树影婆娑,似灰绿的云团,似层叠的浅山。雨因树更奇,树因雨更妙。

所谓“晓雨”,科学家解释是雨后初晴时,山林中饱和的湿度,经过凉夜的冷却而蒸发不散的大气。

“山行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代大诗人、山水画大师王维《山中》的这一佳句,再现了“洪椿晓雨”的意境。

 
九老仙府 返回顶部

 

九老仙府是仙峰寺与九老洞的统称。“寺号仙峰,洞临九老;山迎佛顶,台接三皇”。仙峰寺第一座大殿前石柱上的这一副石刻楹联,概括了“九老仙府”的主要景点 。对旅游者最有吸引力的,是离仙峰寺右侧0.5公里的九老洞,全称九老仙人洞。 相传九老洞是仙人聚会的洞府,许多神仙故事,给它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神奇色彩。洞位于仙峰寺右侧山腰,藤萝倒植,下临绝壁。洞口呈“人”字形,高约4米。 洞内黝黑阴森湿润,能直立行走的通道仅120米,往前岔洞交错,深邃神秘,未探明前,人多不敢入内。

九老洞位于九老峰下海拔1752米处。经过九莲池,前行约500米,穿过密密的杜鹃、箭竹林丛,便到了洞口。洞口高踞在仙峰岩,下临黑龙潭,有陡直的天然磴道通向洞中。磴道两侧有牢牢实实的石桩护栏,接连洞口,使人感 到险而不危。进洞130米,洞道平均高宽约四五米,宽适易行。人一进洞,洞内在如乌鸦的大 蹄蝠、金丝燕,成群的向你扑来,使你冷汗如珠。过一会儿平静如故。在往前行,有石床、龙泉、仙桥......传说为仙人所造,实际为天生之物。主洞道尽头有一石龛,供着一尊神像。据<<龙城录>>一书记载,说他是公元8世纪中叶,隋代开皇年眉州太守赵仲明,因治理岷江表衣江大渡河水患造福一方,老百姓拥戴他为川主之神,仙居其中,故供奉。民间传说又为<<封神榜>>中的财神爷赵公明。再前行,为大小不同纵横错落的67个岔洞,万万不可冒然而进。

九老洞为峨眉山著名的岩溶洞穴,在长达1500多米向下延伸的通道内,有一个全封闭型的观赏空间,它首先呈现出的是多变的空间美。第一段为浅部,人可直立行走。它有比较宽大的厅堂,廊道式洞穴,如水晶洞、燕子洞;第二段为中部,开始出现岔洞,至此仅能蛇行。这一段是九老洞的主体部分,多系网状交叉形的宫型洞穴,洞中有洞,洞下有洞,上下重叠,纵横交错,仅在洞穴交错处,形成较大的洞穴或竖井,如虎牙洞、石笋洞、迷宫洞。第三段为深部,主要是裂隙型洞穴,一条阴河时而沿裂隙渗出,时而蜿蜒隐入洞底。给人更多美感的,是洞壁和洞顶天然雕琢的岩溶造型,绚丽多姿,启发人们产生自由而丰富的愉快联想。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芽、石花等等,或如万剑悬垂,雨后春笋;或如巨型盆景,微型石林;或如琪花蕙草,异兽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经……俨然是一座古朴而新奇、典雅而森严的 艺术宫殿,令人忽惊忽喜。

 
象池夜月 返回顶部

 

峨眉山月,自古留名。观月的最佳地方是在报国寺、萝峰顶、万年寺、仙峰寺和洗象池等地,赏月的最佳时令是在秋天。历代文人雅士不乏吟咏峨眉月的诗句,如:“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眉半轮月”(陆游);“愁中巫峡暮云合,望里峨眉秋月斜”(王士祯);“飞来一片月,相忆卷帘看”(朱彝尊);“佛灯寒照寂无声,云翠四围山吐月”(刘豫波)。而“象池夜色”是峨眉十景中最富感情色彩的一景。
 
金顶祥光 返回顶部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精华所在,它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

日出:在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金顶,踞高望远,日出景象更加浩瀚壮阔。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渐渐地,地平线上天开一线,飘起缕缕红霞,托着三两朵金色镶边的彩云,一个辉煌的白昼即将降临。彩云下,空旷的紫蓝色的天幕上,一刹间,吐出一点紫红,缓慢上升,逐渐变成小弧、半圆;变成桔红、金红;然后微微一个跳跃,拖着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轮圆圆的红日嵌在天边。伴随着旭日东升,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从头至脚逐渐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现出它全部的秀美身躯。

云海:晴空万里时,白云从千山万壑中冉冉升起,顷刻、苍苍茫茫的云海犹如雪白的绒毯一般展铺在地平线上,光洁厚润,无边无涯。山风乍起时,云海飘散开去,群峰众岭变成一座座云海中的小岛,云海聚拢过来,千山万壑隐藏得无影无踪。云海时开时合,恰似“山舞青蛇”,气象雄伟,最为壮观的是偶尔云海中激起无数蘑菇状的云柱,腾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来,瞬息化作淡淡的缕缕游云。

佛光:当人站在金顶背向太阳而立,太阳光从身后射来,前下方又弥漫着雾时,这时便见到前下方的云雾天幕上会出现一个色序排列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中间出现人的身影,且人动影随,这就是佛光。即使有成百上千的游人同时观看,游客也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被光环笼罩,非常神奇,所以佛光又被人们称为“峨眉宝光”。实际上佛光是光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因阳光照射云雾表面的衍射作用而形成的。佛光每年平均出现70余次,在下午的2—4点钟出现较多。

圣灯:圣灯又名佛灯,在金顶无月的黑夜,舍身岩下常出现飘浮的绿色光团,从一点、两点形成千万点,似繁星闪烁跳跃,在黑暗的山谷中飘忽不定,古时被人们赞为“万盏明灯朝普贤”。圣灯现象极为奇特,其原因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山谷的磷火,又说为萤火虫发的光,另一种说法是某些树木上有一种密环菌,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100%时便会发光,但目前圣灯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标签:
参考指南景区资讯峨眉山旅游专线

乐山旅游手册

相关线路推荐

在线留言咨询!旅游专家在线实时解答!

我有问题咨询...

请详细说明您要咨询的问题...尽量留下联系方式,方便告知处理结果!

  • 游客:
  • 邮箱:
  • 电话:
验证码:验证码
  • 让您放心出游
  • 深度品质线路任选
  • 玩转独家优质服务
  • 全网性价比最高
  • 旅游一站式服务
服务热线:028-86250660 咨询电话:028-86250880